快速导航关闭
导航
热门搜索
健康养生港>生活港>正文

pb跑步中pb是什么意思(跑步的耐力指的是什么?)

健康养生港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跑步的耐力指的是什么?

跑步的耐力是指“你在保持某个速度的前提下,能跑的距离or时间”。

当然是距离越远,耐力越好;时间越长,耐力越好。

距离越短,耐力越差。时间越短,耐力越差。

---------------

速度和距离当然是反比,

不管是谁,

速度越快,维持的距离越短,

速度越慢,维持的距离越长。

但是也不是只要你足够慢,你的距离就能无限制地延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

说到跑步的耐力,第一反应就是马拉松。

对于马拉松来说,比起速度来说,耐力更重要。

因为如果你不能完赛,你跑得再快也没用。

---------

为了提高耐力,我们要做的是:低心率长时间慢跑。

两个要点

1)心率足够低

一般来说要保持在“180-年龄”左右。

如果你没有心率设备的话,请边跑步边聊天,边鼻子哼小曲儿的速度。

这里没有说具体的速度数字,因为速度是快慢的,每个人体质不同。你的慢也许是我的快。

2)时间足够长

不要看距离多远,只看时间有多长。

每周都要安排一次长时间的慢跑。

3个月之后,你的耐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。

加油

怎样才能坚持跑完马拉松?

马拉松是人人都可以完成的,

不管你是肥胖者,还是体弱者,

按照下面的方法来,

一定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马拉松。

一、马拉松目标配速是什么?

我们期望的或者预估的马拉松成绩除以马拉松距离,得到的每公里时间即为马拉松目标配速。

上表中,斜杠“/”前面是精准时间,后面是近似时间。

以马拉松目标配速完成马拉松赛事,用马拉松目标配速指导马拉松赛前训练。可以让初跑者科学,有效地完成马拉松赛前训练。

二、如何预估马拉松目标成绩?

对于初级跑者,马拉松目标成绩变化区间很大,第一次跑5小时,第二次也许就能跑4小时。这取决于每次赛事之前的训练情况:周运动量、单次最大运动量、万米成绩等等。

那对于初级跑者,究竟应该根据什么来确定马拉松目标成绩,6小时?5小时?还是4小时?

专家认为,应该采用马拉松耐力系数初步确定目标成绩:

∵ 马拉松耐力系数 =马拉松成绩÷万米成绩

∴ 马拉松成绩(预测)=万米成绩*马拉松耐力系数

通常,对于业余运动员而言,马拉松耐力系数在4.6~4.8之间,对专业运动员来说,在4.4~4.7之间。

所以,对业余马拉松初级跑者来说,用4.7~4.9来预测,中高级者用4.6~4.7。

所以,在跑马拉松之前,最好能测验万米能力。

注意:马拉松成绩≠万米成绩×马拉松耐力系数!

这个公式是仅仅是计算、预测。

真正要跑出计算的成绩,还需要按照马拉松训练计划,进行马拉松的专项训练。

三、全程“跑”完马拉松的基本条件

(1)至少保证连续10周进行训练;

(2)每周进行4次训练,周训练量最好在40公里以上,但一般不超过60公里;

(3)比赛前倒数第三周周末,应该跑一次30公里,或者用配速(中高级者),或者比配速每公里慢10~20秒(初级者)。

(4)比赛中,要匀速跑。

四、匀速跑的必要性?

许多第一次、甚至已经参加多次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,也会出现“撞墙”,崩溃,不得不走,伤痛等等情况。

一般来说,都是前面跑快了,或者说没有按照上面所说的全程“跑”完马拉松的基本条件去进行马拉松赛前准备。

只要是跑步比赛,都应该按照匀速的方法去进行。

要享受快乐的过程,哪怕是痛苦的快乐,这种痛苦是疲劳、困难的痛苦,而不是伤痛、艰苦的痛苦。

五、如何准备参加马拉松?

(1)制定训练计划

按照科学的训练方法、训练计划进行,网上有很多。但不一定完全适合每个人,可以对其进行修改。

按照跑步者世界(runnersworld)网站给出的16周训练计划,以四周为一个训练周期,循序渐进。

一般来说,中等的、每周跑量为41~48公里的训练计划如下(长距离跑安排在周日):

每周四次训练,跑量要进行适量调整,总的不要超过50公里。

周四和周日是两堂重要的训练课。对于初级跑者而言,周日的长距离跑问题不大,但是周四的间歇跑和tempo跑难度稍大,替代方法:用目标配速或比配速慢5~10秒的速度跑8到12公里。

(2)循序渐进,逐步提高有氧耐力能力

不要急于求成,提高长距离跑的能力,简言之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、以及身体相关器官长时间工作的能力。

初级跑者不要把马拉松目标成绩订得太高。通过几周的训练后,找个合适的时间,跑个(测验)万米,看看成绩如何,然后用万米成绩乘以马拉松耐力系数,得到一个参考的马拉松目标成绩,得到目标配速,然后以这个目标配速来指导训练。

(3)一定要按照训练计划要求的速度进行训练

严格按照计划进行,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,但不能随心所欲,想跑就跑,想跑多少就跑多少。

(4)享受过程,不要追求速度

在准备参加马拉松赛事的训练过程中,不要太刻苦,不要太累,不要受伤。

若选择的目标配速较快,那么就放慢半分钟到1分钟又有何妨!

虽然目标配速每公里慢30秒,马拉松全程慢21分钟,或者每公里慢1分,全程慢42分钟,但换来的是却是更科学的跑步方式

(5)跟随兔子训练,即跟着控制速度能力强的人跑。

有不同马拉松配速能力的兔子:300、310、330、400、430、500。人多一起跑,会觉得更轻松。比兔子强的人,可以在半程后逐渐加速。

  

马拉松训练方式多种多样,但是必要的耐力训练和跑量的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。所以要想跑马拉松,必须要坚持跑下去!

如何做到3分的配速跑全马心率却只有150?

3分配速,做肯定是做不出来的。

练也是练不出来的。

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决定的。

日常跑步,70后,心率要在多少范围内最好?

运动时候要掌握自己运动心率区间是多少?

在跑步之前,我们可以先计算出自己的最大心率220,晨脉测量方法是起床后站起来静止一分钟,这一分钟内的心跳就是你跑步时的静态心率,目前最简单的用卡氏公式计算方法如下:

1、体重超标或心肺功能差,跑步机上坡走或者是走路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方式,这样的走路方式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,同时使身体的心肺功能循序渐进地提高。可以改善整体健康水平和帮助身体放松。为以后的跑步训练做好准备(初级)运动安全区间心率:

(220-年龄-晨脉)x(35%~55%)+晨脉

2、E强度(一级)是最好跑步区间心率,它是很多项身体指标最佳训练强度,增加心机力量,进而降低心率,还可以增加肌肉线粒体和毛细血的数量,提升人体的最大摄氧量。最理想燃脂心率区间心率:(54%~74%)

3、M强度马拉松配速跑,可以提高跑步者有氧耐力和跑步相关肌肉群训练,区间心率:(74%~ 84%)

4、T强度训练目的是不断提高乳酸阀值,可以增强有氧适能,对提升身体有氧代谢和耐乳酸能力的效果更好。区间心率:(84%~ 88%)

5、A强度训练无氧耐力,可以提升最高性能水平,(88%~95%)

6、I强度训练是提高最大摄氧强度,达到最高性能和速度,区间心率:(95% ~100%)

为了安全起见,不建议在最大心率下跑步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https://www.yantaiport.com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yantaiport.com/93802.html
我们一直用心在做

版权所有 ©2021-2022 健康养生港